#热点思辨会#据环球网消息,近期美股震荡剧烈,美债遭遇罕见抛售。英国《金融时报》报道配资官网查询,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一度跃至4.51%,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突破5%。此异常动向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关注,美元信用遭受冲击,全球去美元化趋势愈发明显,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也再次成为焦点话题。
贸易(资料图)
长期以来,美国经济面临诸多棘手难题。其一,贸易逆差持续扩大,大量进口致使国内产业失衡,制造业外流严重。其二,政府债务规模居高不下,财政赤字不断攀升,偿债压力沉重。美国政府长期依赖债务融资维持运转,截至目前,美国国债总额已远超GDP规模。这些问题对美元国际地位产生负面影响,美元作为世界主要储备货币,面临“特里芬难题”困境。为满足全球对美元需求,美国需维持贸易逆差输出美元;但贸易逆差过大又会削弱美元信用,降低全球对美元信心。
日本作为美国重要盟友与美债主要海外持有国之一,近期态度出现转变。日本首相石破茂公开表示,不认同对美一味妥协。日本财务省内部文件显示,美债已成为政治博弈筹码,不再是安全资产。2025年3月,日本净抛售9027亿日元美债,为今年首次。日本此举原因有三:一是日元贬值压力增大,需调整外汇储备结构稳定日元;二是美债市场风险上升,收益率波动大,持有美债资产面临损失风险;三是美国一系列政策损害日本利益,如《美日半导体协定》限制日本技术出口,日企生物抗老技术产业化也受限制,引发日本不满。
贸易(资料图)
全球范围内,去美元化浪潮正风起云涌。各国纷纷减持美债,寻求本币结算。美国国债前三大海外债主日本、中国和英国,在2024年12月均减持美债。2024年全年,中国合计减持规模达573亿美元,降至2009年以来最低水平。新兴经济体也加快去美元化步伐,如金砖国家印度和俄罗斯采用卢比卢布交易,中俄能源交易中人民币结算占比增大。美国频繁制裁他国、滥用美元霸权,冻结俄罗斯海外资产等行为,使各国认识到美元体系潜在风险,纷纷寻求替代方案降低对美元依赖。
与此同时,人民币国际化成绩显著。2024年,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合计64.1万亿元,同比增长23%。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(CIPS)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,截至2024年12月末,业务覆盖全球185个国家和地区,2024年处理跨境人民币支付金额达175万亿元,同比增长43%。2024年1—8月,主要大宗商品贸易人民币跨境结算金额合计1.5万亿元,同比增长22.7%,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三大贸易融资货币。中国经济稳定增长为人民币国际化奠定坚实基础,2023年中国GDP占全球18%,出口额稳居世界第一。“一带一路”倡议推动沿线国家与中国贸易规模不断扩大,2024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突破1万亿美元,人民币结算比例显著提高。沙特、阿联酋等能源大国也开始使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。
贸易(资料图)
未来国际货币格局将向多极化方向发展配资官网查询,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长期渐进过程。尽管短期内人民币难以完全取代美元,但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增强、金融市场不断完善以及国际合作深入推进,人民币国际地位将逐步提升,在全球经济和金融体系中发挥更重要作用。在此过程中,中国需保持战略定力,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各项举措,为全球经济稳定与发展贡献力量。
尚竞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